來源:網友投稿 2005-09-14 21:55:16
為什么要做作業(yè)?
第一,為了及時檢查學習的效果
經過預習、上課、課后復習,知識究竟有沒有領會,有沒有記住,記到什么程度,知識能否應用,應用的能力有多強,這些學習效果問題,單憑自我感覺是不準確的。真正懂沒懂,記住沒記住,會不會應用,要在做作業(yè)時通過對知識的應用才能得到及時的檢驗。
如果作業(yè)做得很順利,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這一部分知識掌握得不錯。相反,則說明這一部分知識沒有掌握好,要及時查找原因,進行調整。
有的學生在回憶考試失敗的教訓時說,自以為知識已經學懂了,作業(yè)可以不做或少做了,因此經常少做作業(yè),甚至不做作業(yè),這樣對自己學習的真實情況就缺乏驗證和了解,還盲目樂觀,結果在考試時(實質上是定時間的獨立作業(yè))就一敗涂地。
第二,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通過課堂學習,對新概念、新原理可以初步掌握?墒菍υ诓煌木唧w情況下,如何應用這些新知識,還不太清楚,而做作業(yè)正是對知識的具體應用,使知識的掌握變得更加準確、靈活和充實,使新知識不再是一種空洞的條文或死板的公式。實際上,不少學生正是通過做作業(yè),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區(qū)別開來,對事物之間的關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變換也更靈活?梢哉f做作業(yè)促進了知識的“消化”過程,使知識的掌握進入到應用的高級階段。
做作業(yè)還可以使知識不斷地得到鞏固,因為學到的知識,用得越多,保持得就越持久。
例如,證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邊角邊公理、角邊角公理、邊邊邊定理,大家一般都記得很牢,有的甚至到中學畢業(yè)后幾十年仍然記得,什么原因呢?可能是因為證明三角形全等的幾何作業(yè)做得比較多的緣故。
第三,可以提高思維能力
面對作業(yè)中出現的問題,就會引起積極的思考,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使新學的知識得到了應用,而且得到了“思維的鍛煉”,使思維能力在解答作業(yè)問題的過程中,迅速得到提高。
第四,可以為復習積累資料
作業(yè)題一般都是經過精選的,有很強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過的習題也不應一扔了事,而應當定期進行分類整理,作為復習時的參考資料。
下面講一下做作業(yè)的注意事項:
(一)習題的分類及意義
由于劃分的標準不同,習題可以有許多分類辦法。
根據習題涉及的知識范圍和做習題的時間,可以把習題分為:
(1)課后習題
這是指每節(jié)課所留的作業(yè)。這種作業(yè)題知識面窄,針對性強(當然是針對剛在課上學到的知識),難度比較小,這些作業(yè)題是比較容易完成的。
課后習題屬于基礎題,是解答綜合性習題的“細胞”。認真做好了這些習題,將來才有可能去突破綜合性更強的難題。因此對這類課后習題,要深入鉆研,精益求精,達到熟練的地步。
(2)單元習題
單元習題指的是每章后面的習題。這些習題的知識范圍涉及全章,有的還要聯系到前面的章節(jié),題目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做了單元習題,可以把分節(jié)學到的知識有機地貫穿起來,使知識初步形成系統化。
一般在進行完階段復習或專題復習后,使知識初步達到系統化的水平,這時再來做單元習題就會順手得多。
做單元習題也是對階段復習或專題復習效果的一種檢測辦法。
(3)總復習題
一般在書的最后部分。當然,更多的總復習題是老師在期末考試、畢業(yè)考試或升學考試之前,精心選擇或編制的。
這類題目涉及的知識范圍廣,有的要用到整本書,甚至幾本書的知識,有的還要跨學科。
總復習題,一般是在總復習時做,也就是在知識初步系統化以后,再來做總復習題。這時已經是站在知識的全局和整體的高度上思考了,所以做起總復習題也就比較容易了。
凡是自認為知識已達到系統化的學生,不妨做點總復習題,檢驗一下自己的知識有沒有達到系統化的水平。由于總復習題綜合性強,涉及知識范圍廣泛,所以做適量的總復習題,可以促進知識的融會貫通,促進“知識之網”的形成。
總之,做總復習題,可以檢驗掌握知識的水平,可以促進知識系統化的形成。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同樣內容的題目,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出現。例如,化學題目可以分為:計算題、填空題、選擇題、是非題、鑒別題、改錯題、問答題等等。選擇題、改錯題和是非題要以培養(yǎng)分析、判斷能力,加深對概念的理解;計算題則從量的角度反映物質及其變化的規(guī)律;問答題可以培養(yǎng)思維的邏輯性和文字表達能力。
了解了不同題型的作用,就應當自覺地去練習各種形式的習題,使自己的各種能力都得到發(fā)展。
實際上,根據知識的內容,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對習題進行分類,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做作業(yè)的過程
(1)做作業(yè)前的準備
做作業(yè)不是一項孤立的學習活動。從做作業(yè)的角度看,預習、上課和課后復習,就是做作業(yè)的準備工作。通過預習、上課和課后復習,領會并鞏固了知識,這才有條件在做作業(yè)時,獨立地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
有的學生作業(yè)遲遲完不成,究其原因,就是在做作業(yè)之前的學習環(huán)節(jié)上“欠了債”,結果欲速則不達,甚至還要返工,成了低效率的作業(yè)。
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前面的學習階段偷工減料,必將在后邊做作業(yè)時受到“懲罰”。
當作業(yè)做不出來時,要認真地檢查一下,前面哪個學習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原因是什么?并及時加以解決。
(2)審題
審題要解決三個問題。
①要看得準確
就是說,不要把題目看錯了。實際上,因為看錯題而做錯題的現象十分普遍。例如,老師出了個作文題目“我和我的老師”作為寒假作業(yè),作文時間本來很充足,不少學生寫完以后也很得意,可是發(fā)下作文本一看,成績很低、為什么呢?不切題。因為根據題意應當寫三點:寫老師、寫我、寫我和老師的關系。這三個方面,重點應寫我和老師的關系?捎胁簧賹W生只寫了“老師”,因而就不切題了。花費了那么多時間寫成的文章,結果不合題意,問題就出在審題上。
在做其他學科的作業(yè)時,把重量看成質量,把石灰石看成生石灰,把氧化鐵看成氧化亞鐵……這類看錯題的現象,比比皆是?荚嚂r,不少學生交卷以后才發(fā)現,由于審題的錯誤,造成了一步錯、步步錯、全題皆錯的后果。做了無效勞動,丟了很多分,心里自然十分難受。不過,這些學生應該接受教訓,認識到考試時的審題錯誤,正是平時做作業(yè)不認真審題而結出的苦果。
造成審題錯誤的原因很多。
有的是單純任務觀點太強,做作業(yè)圖快,不講質量,以致忙中有錯;有的是對概念或原理掌握得不好,分辨不清,以致張冠李戴,造成錯誤;有的語文水平太低,看不懂題,如把異同點理解為不同點,使題目少答了一半;有的喜歡套題目,結果往往把貌似而實質不同的題目看成是自己頭腦中的那些固有的題型,以致所答非所問等等。
解決好審題問題,要有一個過程,但應當認識到:看題時,認真、沉著、冷靜十分重要,這樣做從表面看來是慢了,實質上這個慢正孕育著真正的“快”。
一定要客觀地、原原本本地、穩(wěn)穩(wěn)當當地把題意搞清楚,這是審好題目的第一步。如能做到不看題,就能記住題目要點,那就更好了。
②要分得清楚
什么叫分得清楚呢?就是要善于“解剖”一道題,尤其是比較復雜的綜合題。
要善于把一道習題分解成各個部分,各種因素,各個方面,各種已知、未知和潛在的已知條件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化繁為簡,化大為小,把問題逐步解決。不耐心地對習題進行“解剖”分析,就會因無從下手而一籌莫展。
③要聯得起來
聯得起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分析題目的基礎上,能將有關的舊知識聯系起來,能把題目的各個部分有機地聯系起來,也能與過去解題時用過的有關思路和方法聯系起來。
聯系有關的舊知識,運用有關的概念和原理,就可以發(fā)掘出很多潛在的條件,為解決問題打開了通道。
有些學生之所以解不出習題,就是因為有關的舊知識沒有學好,不能使之聯系起來的緣故。
如果能把題目的各個部分有機地聯系起來,那么,只要抓住了關鍵的部分,就可以憑著這種聯系,使問題一個一個地得到解決。如幾何中常用的綜合法和分析法,就是把已知和未知一步一步聯系起來的解題法。
如果能聯系起過去解題時用過的思路和方法,就可以把不熟悉的題目轉化為熟悉的題目,從而找到共同點,解題時有如輕車熟路,使問題迎刃而解。
如果平時做作業(yè)后,善于比較歸類,那么在做題時,就容易和過去用過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聯系起來。如果平時做作業(yè)后,不善于比較歸類,那么這種聯系就難以建立起來。
有時因為題目比較復雜,為了思考方便,可以把審題的過程畫成簡圖,這樣使思考有了支撐點,減輕了記憶的負擔,這對于分析問題,尋找聯系點十分有利。實際上這正是運用學過的有關知識,對題目進行加工改造的過程,經過這番工作,解題的捷徑就容易展現在紙上了。
(3)做題
做題是做作業(yè)的第三步,也就是審題后把解題思路表達出來的過程,這是個既動腦又動手的過程。
做題的關鍵是要保質保量,簡單說,就是不僅要把題做對,還要盡量快速完成,以提高做題的效率。現在交作業(yè)后,老師一般只給判對錯,而完成作業(yè)花了多少時間卻很少有人過問,如果自己在做作業(yè)時,不對自己提出效率上的要求,做作業(yè)速度慢,錯誤率高,那么,在將來定時、獨立完成習題的考試中,就容易遭到挫折。
學生們都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要靠平時下工夫才行。因此,做作業(yè)時應當給自己提出這樣兩點要求:
①爭取一遍做對
在做作業(yè)時,要求自己一次就做對。這要靠自己做作業(yè)前做好充分準備,審題沒有誤差,在思維、運算和表達的過程中準確無誤。
一些學生經常說,這些題明明都會,怎么老做不對呢?原來問題出在運算上,造成運算錯誤率高的原因有兩點:一是輕視運算,認為這是簡單問題,懶于動手;二是做作業(yè)的獨立性差,依賴性太強,常見的現象是互相對答案或運算時使用計算器。
不少學生在做作業(yè)時,馬虎草率,急急忙忙算出答案,然后和同學對答案,對了就算過去了,不對再查找原因。由于在開始做題時,頭腦中就想著:做得對還是不對,過一會兒跟同學對一下答案就知道了。這樣,做題時就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長久下去,就形成了一種依賴思想,對自己能不能獨立把題做對毫無把握,缺乏信心。
還有一些學生,做題時運算的準確率極高,但這是靠計算器算出來的。用慣了計算器的學生一旦離開計算器,連進行最基本的運算都會感到困難。道理很簡單,用計算器只要輸入數據,就可以得出結果,中間的運算過程由計算器代替了,學生當然看不見這種運算過程。經常不進行運算實踐,那么運算能力就“退化”了。
如果一個學生在做作業(yè)時,運算過程靠計算器進行,運算結果靠和同學對答數,這樣做作業(yè)時必然離不開計算器,離不開同學。而在重大考試時,既不能用計算器,又不能和同學對答案,那時候,誰來替你計算,誰來跟你對答案?
這種依賴計算器和同學而換來的表面上的準確,到重大考試時付出的代價是計算錯誤。
大家知道,考試時要靠自己獨立去完成習題,工作后要靠自己獨立去完成任務,因此,在做作業(yè)時也要有這種依靠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有了這種學習態(tài)度才能做題靠自己運算,靠自己檢查核對,這樣,做題的準確率就會越來越高,就能最終達到基本上一遍做對的程度。
②力求做題速度加快
學習不能不講效率,作業(yè)題不僅要做得對,而且要做得快。
現在多數學生做作業(yè)只滿足于按時交作業(yè),滿足于發(fā)下來的作業(yè)上全是對勾,至于自己做作業(yè)花了多少時間則很少考慮。
每天做作業(yè)時應計算一下花了多少時間,在每天交作業(yè)時,還要問問班上學習優(yōu)秀的同學花了多少時間,并加以比較。如果差距比較大,就應當分析一下自己做得慢的原因,是知識沒掌握好,是解題方法太笨,還是運算太慢……找到原因之后要及時改進,直到不僅能把題做對,而且在做題的速度上也能趕上或超過班上最優(yōu)秀的同學。
在平時做作業(yè)時,若能對自己提出一遍做對和速度加快的要求,并把這兩點要求變成具體的行動,那么考試時錯誤百出或者做不完題的現象就與你無緣了。
(4)獨立檢查
有的學生在考試之后,立刻就能對自己考試的結果做出準確的估計。
他們?yōu)槭裁茨軌蜃龅竭@一點呢?
這是因為他們平時堅持進行獨立檢查作業(yè)的緣故。
獨立檢查就是在做完作業(yè)之后,自己想辦法來判斷作業(yè)做得是否正確。這是保證作業(yè)質量的不可缺少的一步,就像產品出廠前要檢驗是否合格一樣。
獨立檢查作業(yè),可以培養(yǎng)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做完作業(yè)對答案,交了作業(yè)等老師判對錯,自己心中完全沒有底,這不是好的學習態(tài)度。應當學會自己獨立地檢查、驗證作業(yè)的結果是否正確的本領。
檢查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紹幾種:
①逐步檢查法
就是從審題開始,一步一步地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更正。這種方法往往不能發(fā)現在解題思路上的根本性錯誤,但可以檢查出計算和表達上的一些錯誤。
②重做法
做作業(yè)發(fā)現有錯誤,如果時間允許,干脆重做一遍,將兩次答案加以對照,看看是否一樣,如果不一樣,再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對于修改較多的題目,也可以重做一下。不過一些綜合性的大題,如要重做一遍的話,時間往往不夠用,因此,重做法不適合綜合性的題。
3.代入法
把計算結果代入公式或式子,看看是否合理。
例如,已知反應物的量,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生成物的量。當把生成物的量計算出來后,把這個數據作為已知數據,利用化學方程式,來計算反應物的量,如果與題目給的反應物的量相等,就可以判定計算是正確的。若不相等就應當進行檢查,看看什么地方出了差錯。
又如,代數解方程后,把解代入方程式進行驗算,如果等式左右兩邊相等,等式成立,說明這個解是對的。
檢查的方法不止以上幾種,要根據具體學科和不同的題目,選用相應的方法來進行檢查。為了給檢查提供方便,在解題時,要養(yǎng)成按一定順序書寫草稿的習慣,一道題演算完畢要順手把有關的部分圈起來,標上題號,以便在檢查時容易尋找。
(三)如何進一步提高作業(yè)的質量
要想進一步提高作業(yè)的質量,還要做好以下幾件事:一題多解,一題多想;對習題加以比較進行分類;更正錯題;習題要做得工整、簡明、條理清楚等等。上述做法,由于老師并不要求學生都必須做到,因此,有的學生做,有的學生就不做。作業(yè)質量上的差距,學習成績上的差別,往往就從這些地方開始拉開了。
(1)一題多解,從中選擇最佳解法
每做一道題,都要認真想一想,這道習題用了哪些概念和原理?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這道題考查的意圖是什么?除了這種解法以外,還有沒有別的解法?這些解法中哪一種最簡捷最恰當?有不少習題,客觀上存在著多種解法,要善于鉆研,通過對各種解法的比較,確定一種最佳解法抄寫在作業(yè)本上。這樣的作業(yè),從表面上看和別人的作業(yè)一樣,實際上質量卻是高的,做題遍數也比別人多出好幾倍,因為它是從多種解法中篩選出來的“最佳方案”。
(2)一題多想,探索解題的各種可能性
如果時間允許,每做一道作業(yè)題,都堅持一題多解,一題多想,多動腦筋,把題目鉆研得深些,從表面上看題目做得少了,做得慢了,但實際上卻是題做多了,快了,要認識到其中的辯證關系。
有不少學生平時題目做得不少,但缺乏這種一題多解、一題多想的鉆研精神,做過的題目質量不高,印象不深,雖然題目做得又多又快,但在考試做題時仍然又慢又差。
(3)比較歸類,以少勝多
習題之多,有“題!敝Q,怎么辦呢?應該看到題目之間是有聯系有區(qū)別的。圍繞一個專題做了相當數量的習題之后,應當認真地把做過的題目整理一下。
想一想這道題目在知識上屬于哪一類?在解題的思路和解題方法上又屬于哪一類?這些題目彼此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又有什么不同之處?經過這么一番比較,就可以把這些題目加以分類,使自己的眼界一下子從個別上升到一般,再見到同類題目時,就比較容易納入自己頭腦中的分類系統,使問題迅速得到解決。
如果把這種比較歸類的“加工”工作做好了,抓住了每一類習題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習題,那么這一道題就可以抵得上十道題,百道題,再做題時,就增加了識別同類習題的本領?偨Y出來的帶有規(guī)律性的解題方法,就可以得到廣泛的應用,以后面對習題就不會再有浩如煙海,不知所措的感覺了。
當然,在比較、歸納、分類的時候,一定要在自己做了相當數量的習題后再進行,要自己來“加工”,別人的分類,別人總結出來的典型例題,只能作為參考。如果自己不親自實踐,不親自動腦筋,而死背人家總結出來的類型題,想以此來套千變萬化的習題,做題效果往往極差。
(4)更正錯題
有的學生在作業(yè)或卷子發(fā)下來以后,對完答案,看看分數便一扔了事,從不認真更正錯誤;
還有的學生見作業(yè)上錯誤比較多,干脆重做一遍,結果,出過錯的地方也找不到了。
我們說題目出錯的地方,正好暴露了自己在知識和能力上的弱點,經過更正,就可以及時補上自己的欠缺。如果用彩色筆在錯誤處做上記號,寫出正確答案,然后認真保存起來,將來復習時,拿出來看看,就可以避免重犯錯誤,起到“提醒”的作用。
(5)圍繞學習的中心內容做課外習題
一個優(yōu)秀生在總結自己學習中走過的彎路時說:“聽人說應該多做習題,我就不顧課本,也不重視書上的習題,而是花大量的時間去做課外習題,以致費力不討好,常常上課聽不懂,總復習時很緊張……”為什么呢?因為做的課外習題脫離了當時學習的中心內容,脫離了老師安排的學習進度。從一些優(yōu)秀生的經驗來看,他們是在完成了當天學習任務之后,用空閑的時間,做一些與當天學習內容相關的課外習題,從不另搞一套,這樣做就直接促進了課內的學習。
(6)作業(yè)要工整、簡明、條理清楚
平時做作業(yè)時,應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工整、簡明、條理清楚的作業(yè),反映了一個學生一絲不茍的學習態(tài)度。
工整、簡明、條理清楚的作業(yè),可以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差錯,有利于檢查時查找;復習時看起來也方便;老師批閱起來也可以快得多。要做到這一點,在解題時,不要輕易落筆,要在深思熟慮后,一次寫成,切忌寫了改,改了擦,使作業(yè)上涂改過多。當然做作業(yè)時各學科都有各自的格式,要按照各學科的作業(yè)規(guī)范去做。
(7)作業(yè)要保存好
按照知識系統,定期將作業(yè)分門別類地保存起來,放進卷宗或“公文袋”中,到復習時,可隨手拿來參看。作業(yè)是學生平時辛勤勞動的成果,不注意保存好,就等于自己的勞動果實白白丟掉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