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度教育社區(qū) 作者:—— 2010-04-14 16:28:53
選擇題是一種客觀性試題它具有知識的廣泛性,答題的簡便性和評分的客觀性等特點。它的解答需要考生能準確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掌握有關物理方法,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因此,它是中考的一種常見題型。下面結合例題,介紹幾種常用的解題方法:
一、認真審題,看清題意
審題是解題過程的開始,也是找到正確答案最關鍵的第一步。有些學生不重視審題,拿到試卷,讀題馬虎,對一些“似曾相識”的題目,便“求勝心切”,其結果容易誤解題意而產生錯誤(如:例1)。
二、透過表象,抓住關鍵
命題者在編題過程中,往往故意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知識編織在一起。設置所謂的“陷阱”,在解題時只有抓住“關鍵”,即明確該題所要考察的“知識點”,找出那些隱蔽而又重要的條件,這樣就能提高解題的正確率(如:例2)。
三、方法受阻,逆向思維
有些題目,按日常的思維分析感到很困難,但反過來思維,卻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如:例3)。
四、學以致用,聯(lián)系實際
不少同學在答題過程中暴露的共性問題是:靈活運用知識分析、處理新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差。這一點恰恰暴露出目前初中物理教學普遍存在一大誤區(qū):“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這樣往往會造成學生思維僵化,碰到實際問題感到無從下手。
五、根據(jù)題意,由靜到動
同學們對有關力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感覺往往較困難,這一點在高中學習中更顯突出,其主要原因與“力”本身的“抽象和動態(tài)”有一定的關系,而力學問題的呈現(xiàn),均是以呆板的文字或靜態(tài)的圖形來表述,這樣就無形中更加增加了同學們對問題的理解難度。因此,根據(jù)題意,由靜到動地還原原始情景,問題就變得簡單了。
典例分析:
【例1】有一物體從距凸透鏡1.5倍焦距處沿主軸向透鏡方向移動,當物距減小到原來1/2時,適當移動光屏,則在屏上()
A.得到比物體大的虛像B.得到比物體大的實像
C.得到比物體小的實像D.不能得到像
分析:按已知條件u1=1.5f,現(xiàn)減小為原來的1/2,則u2=0.75f<f,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應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如果學生審題馬虎,沒抓住關鍵詞“在屏上”便匆匆錯選A.他們忽視了虛像是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的。而題目恰恰問的是屏上能否得到像。
答案:D
【例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推動一靜止的物體前進了S距離,推力所做的功為W1,功率為P1;若仍用水平力F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推同一靜止的物體前進了S距離,推力所做的功為W2,功率為P2.那么()
A.W1=W2,P1=P2B.W1=W2,P1>P2
C.W1<W2,P1>P2D.W1<W2,P1=P2
分析:據(jù)據(jù)日常經驗從現(xiàn)象上看在光滑的平面上推動物體較在粗糙的平面上
用力小,從而得出W1<W2的錯誤結論。但實際上該題所要考察的“知識點”是
決定做功的兩個因素,即“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由此可知
道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影響做功的多少無關,而影響做功的快慢即功率大小。
答案:B
【例3】一個普通中學生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和壓強最接近于()
A.50N,103PaB.50N,104PaC500N,103PaD.500N,104Pa
分析:本題根據(jù)力的大小,同學們很容易排除A、B,但由于對雙腳與地面之間的受力面積找不到估計的辦法,所以難以確定正確答案。此時,如果假設C為正確答案,逆向思維可以推出相應的受力面積為0.5m2,與實際明顯不符合,所以排除選項C
答案:D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