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 作者:葉子靜 2012-09-11 14:07:10
早晨,6點半準備早餐,7點叫醒兒子,7點半梳洗好準備上班。中午,12點半準備午飯,1點半叫醒午休的兒子,自己再趕公交上班。晚上,6點10分開始給孩子做晚飯,10點準備夜宵,10點半休息。這就是省城一位陪讀媽媽——葉梅女士每天的生活。
供職于省城某事業(yè)單位的葉梅,自兒子去年升入高中以來,這樣的作息時間已成規(guī)律。由于家在包河區(qū),而兒子上學的六中離家太遠,于是她平時帶著兒子在學校旁的出租屋居住,周末回家。這樣一來,孩子上學倒是方便了,可葉女士每天得在出租屋與單位間奔波四趟,路上得花三四個小時。此外,租房也給她的家庭帶來不小的經濟負擔,每月的房租加水電煤氣費等開銷,超過2000元。“從早到晚忙得團團轉,經濟壓力又大,身心疲憊。”葉女士說。
與葉女士過著相同生活的還有在省城某高校工作的張潔女士。張女士家雖然在濱湖新區(qū)和省直家園各有一套住宅,但由于女兒今年剛剛升入四十二中,為了方便女兒上學,她只好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90平方米的舊房子,月租2000元。“房屋很舊,而且臨街很吵,但由于陪讀的家長很多,房子很搶手,再晚一點可能就租不上了。”張潔說。
合肥某中學學生小吳的經歷仿佛是新版的“孟母三遷”。小吳告訴記者,讀小學時,其父母就計劃在重點初中和高中的附近買房。小學畢業(yè),她搬了第一次家;順利升入高中后,父母又不辭辛苦地把家搬到離學校最近的一套房里。“每次搬家都是為了我上學近,可他們從來不考慮過自己工作是否方便。”
辛苦也好,無奈也罷,如今,陪讀的家長隊伍日益壯大,越來越多的母親加入到當代“孟母”行列。
優(yōu)質資源稀缺是根源
與小學生相比,中學生大多已經具備基本的自理能力,可為什么還有許多家長選擇這種“看守教育”方式?采訪中,不少家長表達了自己的苦衷。
葉梅說,兒子所在學校的旁邊有不少小飯館,日常生活孩子自己其實也能解決,當初也考慮過讓他中午在學校附近小飯店吃飯,晚上再回家。但這樣兒子每天早上6點鐘就得起床趕公交,晚上很晚才能到家。“再過一年他就要高考了,高考學業(yè)負擔已經很重了,作為家長,我們希望盡可能地給他創(chuàng)造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以減輕他的負擔。”
葉女士的想法代表了很多陪讀家長的心聲。采訪中許多家長表示,如今雖說人人能上大學,可上名牌大學不僅不容易甚至競爭更加激烈了,就業(yè)壓力又大,孩子考不上好大學就意味著失去一塊強有力的就業(yè)敲門磚。“陪讀就是為了讓孩子衣食無憂,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
與葉女士相比,省城胡女士的陪讀多了幾分無奈。她告訴記者,孩子比較貪玩,尤其是喜歡玩電腦游戲。初中時家離學校近,為防止他進網吧,她每天親自接送。2011年上重點高中后學校離家遠了,開學沒幾天,孩子放學后就泡在學校附近的網吧里。無奈之下,開學僅一個月,胡女士全家搬到學校旁邊住,F(xiàn)在孩子如果沒有按時回家,胡女士立刻趕到學校找。與胡女士一樣因為孩子自控能力差而選擇陪讀的家長不在少數(shù),她們希望通過自己近距離的管教,避免子女因為受到外界干擾而誤入歧途。
“優(yōu)質教育資源依然稀缺是陪讀熱愈演愈烈的根源所在。”受訪的陪讀家長一致認為,大家放著舒適的家不住租房住,都是為了名校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只有名校附近的小區(qū)才有可能成為“陪讀小區(qū)”就是最好的證明。
父母選擇陪讀須理性
家長陪讀,學生不用為生活瑣事操心,能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來學習,但同時也讓部分學生承受了無形的壓力。
“陪讀生活,讓我感到欠母親太多。”在省城某重點高中復讀的汪箏同學說,2012年高考失利后,父母暑假就設法將她從肥東帶到合肥,母親辭了工作專職陪讀。前幾天一次考試沒考好,這幾天又有點失眠,但這些都不敢向母親說,怕引起她的擔心。
小汪告訴記者,上初中時,她每天與同學一起上學,一起放學,上學路上神侃是她每天最快樂的時光。上高中后,學習壓力太大了,根本沒有閑聊的機會。“很擔心來年高考還是沒考好,那我就太對不起父母了!”帶著這樣的心理負擔,小汪繼續(xù)著她的復讀生活。
合肥工業(yè)大學心理素質教育與咨詢中心李艷老師認為,古時候“孟母三遷”的本質是改變受教育的環(huán)境,從教育規(guī)律來說,現(xiàn)代租房陪讀對孩子的成長有一定好處。“就近上學是保證中小學生足夠睡眠的最好方式,而在城市交通擁堵的今天,住得太遠,不僅會犧牲掉睡眠時間,還會對孩子心理產生負面影響。比如,每天上學路上的顛簸、堵車的焦急,容易讓孩子性格變得焦躁不安。”
李老師也指出,陪讀因為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很多家長在心理上容易產生更高的期望值。一旦孩子成績不理想,容易產生失落感。“家長期望值過高,極易誘發(fā)孩子怕失敗、輸不起的心態(tài),進而影響今后的教育。”
合肥四十六中教務處高歆老師認為,是否陪讀要因人而異,有些體弱多病的學生確需家長照顧,而有些學生則完全出于依賴心理。家長在打算陪讀前最好能與老師和孩子充分溝通,在摸清孩子的思想學習狀況后再決定是否陪讀。
“學習只是孩子成長和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有教育專家提醒,從孩子角度來說,不僅要學習書本知識,更要學會自立;對家長來說,不僅要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孩子,也要有自己正常的工作生活。家長如果把學校教育變成孩子的唯一任務、家庭的唯一重心,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陪讀熱’,該降降溫了。降溫的關鍵,是有關教育主管部門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均衡教育資源。”采訪中,不止一位教育專家呼吁。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