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丹媽讀童書 作者:丹媽 2017-06-07 09:43:20
3、“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他們愛學習,也愛生活
生活中,煩了就畫畫,累了就聽歌,壓力大就去跑步……在談到如何面對壓力時,所有的狀元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自己的小愛好。
而在校園里,他們也不是只出現(xiàn)在課桌前的“好學生”,班級活動組織者、社團紅人、校園歌手、班服設計人……他們說“考分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在學校收獲知識以外的東西,會更美好”。
寒窗十年,只有勞逸結合,學習才會成為發(fā)自內心的享受,采訪中一個狀元說到自己從小愛看漫畫,老師在一次家長會后與母親面談,提醒看漫畫會影響孩子學習,母親感謝了老師的關心,表示會多多關注,但同時也解釋道“漫畫是他的愛好,這是他熱愛生活的表現(xiàn)”,對于如何處理興趣與學習之間的關系,母親一直對他表示出尊重與信任。
他說媽媽的做法讓他認識到“學習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我們現(xiàn)階段最重要的,但在搞好它的前提下,參與一些其他的活動,也是我們的幸福。”
啟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有能力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
4、言傳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
采訪中,孩子們很少提起父母對自己口頭上的教誨,說得更多的卻是爸媽行動上的感染。
2014年安徽高考理科狀元董吉洋說:“偶爾我也會厭學,不想看書,爸媽注意到了,也不說什么,就把電視關掉,坐下來看書,看到他們在看書,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書了。”
2000年廣東省理科總分狀元張恒說:“我爸是個比我更愛學習的人,從記事起,半夜里就經(jīng)常有人叫爸爸回單位處理電氣故障,他總是‘手到病除’,我讀大學時,爸爸作為培訓班里年齡最大的同學,頂著頸椎病還每天學習,通過了中級繪圖員的考試,爸爸用他的實際行動教給我:知識無盡頭,活到老,學到老。”
啟示:對孩子,說點什么,不如去做點什么。
5、學會放手
在聊到“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這個問題時,幾乎所有的狀元爸媽們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一名清華學霸在采訪中回憶了一個這樣的故事:我五歲的時,天氣很熱,想要喝飲料。媽媽給我錢,讓我自己去買,我害羞,因為從未嘗試過,害怕,就不肯自己去。
媽媽就告訴我,現(xiàn)在你有兩個選擇,一是自己去買,然后喝,二是自己不去買,那就忍著,回家再喝水。我猶豫了一下,選擇了忍著,媽媽覺得這也是一種選擇,就尊重我,也不評價我,回顧這一路,是爸媽的尊重與放手讓我學會了遇事不逃,主動思考。
啟示:孩子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只有在一次次的實踐、思考中,孩子才能不斷長大,獨立,超越父母。
6、因材施教
在采訪中我也看到了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但卻因為用對了人,并沒有遭來孩子的反感。
2000年廣東省理科總分狀元張恒說自己從小就是個好強又自信的孩子,有時難免還會有點自滿,對此爸爸早已察覺,他清楚地知道孩子不需要再從他的贊美中獲取自信,所以就義不容辭的扮演起了“嚴父”的角色。
“每當我取得一點成績的時候,爸爸雖然偶爾給予肯定和鼓勵,但更多的還是“潑冷水”,及時提醒我的新漏洞,我把爸爸的這種教育方式戲稱為“批評式教育”,也許他的方法看上去和不少教育專家推崇的“贊美式教育”背道而馳,但我卻覺得很適合我。”
另一個故事則來自2003年廣東省高考數(shù)學單科狀元吳子維,現(xiàn)在的教育常常反對“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他的媽媽就是幼兒園開始,每天吃飯前都出一道加減法給他,以至于小學前他就掌握了三位數(shù)的運算。
回顧童年,他說自己當時并不感到痛苦,可能是天生對數(shù)學的喜愛,反而覺得一切很好玩,但他也留意到當今許多孩子被父母過早逼迫學習造成的痛苦,他說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找到適合的才重要。
啟示:教育也不是千篇一律,必須針對孩子自身特點,靈活運用。
7、閱讀經(jīng)典,培養(yǎng)語感,擴寬思維
腹有詩書氣自華,龍應臺、莫言、毛姆、費曼……小時候看世界名著,大了讀大家經(jīng)典,這是許多狀元在采訪中提到的閱讀之路。
不可否認,閱讀確實是學好語文的關鍵,北京語文高考取得148分的孫婧妍在文中說道:“讀書多了,就會培養(yǎng)出語感。語感是一種玄之又玄的東西,你叫一個有語感的人去做卷子,他或許并不能清楚地告訴你那些字詞的正確讀音與寫法,也沒法給你講出來閱讀題的答案為什么該是這個,因為他做題目憑借的不是系統(tǒng)的訓練與大量題目的積累,他沒有那種足以歸納成經(jīng)驗的東西。但是,他一定能做出最正確的答案。”
而閱讀的培育也絕對離不開父母的引導,婧妍說父母從小就愛給她讀故事:“我的父母通過一個個童話、一篇篇傳奇、一段段故事,通過他們戲劇性的朗讀聲和投入的富有張力的表情告訴我,在那些冷漠的方塊字背后,在那些繁復的語法規(guī)則背后,在那些千變萬化的讀音背后,那些文字傳達出的精神,那些講述的聲音蘊含的感情,才是中文真正的所在。”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