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無聲勝有聲(2)
雄雞啼而天地曉晨將至;蒼鷹嗷而天穹愈發(fā)遼闊;孤狼嗥而群狼四起聚集。
聲音,無形中成了最有力的號角。人們打破了沉默的境況,在聲音的激勵下穩(wěn)步前進。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重音,當中原想起朗朗的讀書聲,那是孔子的諄諄教導,一直唱響至今;那從中原西部崛起的金戈鐵馬之聲,是秦帝國統(tǒng)一全國的宣戰(zhàn);還有那渾厚、有力的“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是全國人民被積壓幾十年的對自由的渴望和對勝利企盼的怒吼。種種聲音都如此堅定地傳唱,倘若沒有了這些,歷史不僅會沉寂,中華的天空也將暗淡無光。這無不是有聲勝無聲。
聲音在平實中傳遞。瑟瑟秋風卷著枯槁的落葉,冷冷湍流拍打潮濕的岸。杜甫將這平常的聲響化作“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文字,讓聲音流傳至今;“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同為天涯淪落人,白居易在這情至意深的琴聲中聽出歌女的心聲,于是為君翻作《琵琶行》。從花開花落到云卷云舒,文人墨客喜歡用文字將聲音化作永恒,而寄予感情的聲音,更突顯有血有肉。沒有聲音的文字,我們很可能不知不覺中失去了自然的妙音。沒有了聲音的感情,我們很難琢磨那個的文人社會,這無不是有聲勝無聲。
聲音在沉默中得到升華。炮火轟開了中國的大門,面對麻木的中國同胞,魯迅先生毅然棄醫(yī)從文,用筆桿子敲醒東方沉睡的雄獅,使彷徨的人們找到前進的方向。在這之前,清政府無聲的妥協(xié),使中國淪為洋人的獵物。而這之后,雄獅怒吼,奮勇抗爭,聲音響徹大江南北,革命也如火如荼進行。“人,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死亡”這無不是有聲勝無聲。
堅定地聲音可以沖破層層的烏云,排斥嘈雜市井之聲。那本飽含馬克思、恩格斯心血的《資本論》,讓無數(shù)人民揭竿而起,因為他們聽到自由之聲的召喚,這聲音已化為動力,指導人民反抗壓迫;當從農(nóng)民工、個體企業(yè)中選出人大代表參加全國人大會議時,他們強有力的聲音就代表了廣大人們的利益。這永不止息的聲音從古到今敲醒了時代的鳴鐘。一個國家正昂然前進,這無不是有聲勝無聲。
聲起,人行,現(xiàn)于世;聲漲,世變,人仍行。
讓我們側(cè)耳傾聽激蕩了千年的聲音,讓我們凝心捕捉震顫心靈的聲音,讓我們努力奏響屬于自己的豪邁之聲。因為,此時有聲勝無聲。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