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wǎng)整理 2019-05-04 11:23:41
每年的這個時候鋪天蓋地的宣傳都會說:初三很關鍵,初三很緊張。那么初三為什么這么緊張?有的同學能夠念好合適自己的一套學習經(jīng),而有的同學則苦尋而不得其法。接下來為大家深入解讀初三的緊迫性!
初三的時間安排
今年 在6月17號-19日,從2015年9月1日到2016年6月17日,共計287天。這287多天,可以分為四大部分:
1、初三上學期階段(9月初~2月底,約180天)
這個階段我們會以學習新知識為主,在寒假結(jié)束之前,我們會學習完初三所有知識。這個時期會比較緊張,大多數(shù)學校講課速度明顯加快,將下學期的知識提前學習完,給總復習留出更多的時間,而且初三所學在中考中的比重并不弱于 。
2、第一輪復習階段(3月初~4月底,約45天)
這個階段將進行初三知識的全面復習,把課本內(nèi)容全部復習一遍,地毯式復習,不留死角。
3、第二輪復習階段(4月底到5月中旬,約32天)
這個階段的時間并不長,一般在3個星期左右,雖然時間短,但是我們查漏補缺,進行提高的最佳階段。
4、第三輪復習階段(5月中旬~中考,約30天)
這個階段從二模之后一直持續(xù)到中考,4個星期左右,主要任務是最后沖刺,進行總結(jié)性復習,練習套卷,找感覺,調(diào)整心態(tài)。
看了以上的時間安排大家有何感受?是不是會很緊張?然后我們分析一下這一年的學習進度安排。
這一年的學習進度我們可以這樣來安排:
1、初三上學期階段:
這個階段是我們最后的新知識學習階段。盡量做到新知識一步學到位,一次性學通,因為,我們后面很少有時間再把新學的復習一遍。雖然要做到這樣的難度比較大,但是,還是盡力而為吧。
2、第一輪復習階段:
這個時間段應該說是最郁悶的一個階段,各科都開始了總復習,而語數(shù)外都是從 開始復習,好多內(nèi)容塵封已久,老師說的我似乎都聽過,但是……就是想不起來具體是什么了,而且,這個階段一般只有一個月……
3、第二輪復習階段: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掌握了基本的知識點,三年的知識全部在腦子里,基本題完全掌握,開始進入能力提升時間,雖然時間短,卻是我們提分的黃金時間段。
4、第三輪復習階段:
這個時間段對我們來說,主要精力應該集中在自己還沒有復習到位的地方,用套卷來熟悉方法,用套卷來檢驗自己,調(diào)整心態(tài),迎接中考。
復習迎考,離不開科學的方法,這也是很多考生為什么遲遲不上道的原因所在!科學的學習方法,能夠讓你提高學習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缺乏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的主要成分是學習自覺性與認識興趣,學生一旦有了自覺性,他就會對學習迸發(fā)出極大的熱情,表現(xiàn)出堅毅精神,產(chǎn)生積極行動。而動機缺乏的學生沒有學習動力,缺乏學習熱情,把學習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在學習中沒有目標,得過且過,其學習行為完全是一種被動的應付。
表現(xiàn)在方法上,必然會死記硬背、投機取巧、沒有計劃。一個喪失學習動機的學生,必然喪失深究學習方法的興趣。因此,那些在學習中無精打采、大叫“沒勁”的學生,十有八九方法不當。
對學習特點不了解
學習方法具有適應性,其中一個方面就是要適應各階段、各學科的學習特點。這就需要學生對目前的學習有明確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才能形成科學的方法。
理科和文科各有其特點。理科具有漸進性,由淺入深,其邏輯性很強,學科知識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密相連,學習的時候既需要理解,也需要動手。文科的記憶量比較大,所學內(nèi)容比較抽象,需要較多的生活積累。
外語學習的特點——學習一門語言,需要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多記,而記外語單詞又是一種機械記憶,這就和其他科目形成了區(qū)別。例如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就不適應于外語學習。
對自己的認識不足
學習方法除了要適應學習特點外,還要適應個體特征。
心態(tài)——有的學生因為成績不太好而妄自菲薄,認為自己一無所長、無可救藥。也有的學生因為學習良好而目中無人、自以為是,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這些不客觀的認識會使學生在運用學習方法的時候發(fā)生失誤。如自以為是的學生在制訂學習目標時往往會好高騖遠、不切實際。
生理特點——由于學生的生理類型存在著差異,所以有的學生表現(xiàn)為左腦半球優(yōu)勢,有的是右腦半球優(yōu)勢,還有的是兩個半球的腦功能和諧發(fā)展。左半腦發(fā)達的人處理事情比較有邏輯、條理,善于統(tǒng)計,方向感強,右半腦發(fā)達的人在知覺和想像力方面有可能更強一些。
學習狀況——后進生缺乏主動思考的自覺性、知識點掌握不全。中等生學習習慣好、思維習慣不好、習慣套用類型題,沒做過的題沒思路。尖子生的特點:學習習慣好、思維習慣好、考試技巧缺乏。
對學習方法的認識不足
不少學生在方法上聽其自然,看不到科學學習方法的作用和意義,忽視學習方法和個體以及學科之間的內(nèi)在關聯(lián),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認真研究和掌握先進的學習方法。有的同學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但是不探索也不進行優(yōu)化,隨著年級的上升,必然會越學越吃力。
意志薄弱
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管是學習方法、注意力、時間管理還是其它,都需要足夠的意志力來堅持下來。如果你不能堅持,就是把全世界最好的方法放到你面前,沒有嘗到正確方法所帶來的甜頭就放棄了,也一點用也沒有。
缺乏指導和交流
絕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接受過專門的、系統(tǒng)的學習方法的指導與訓練,對什么是科學的學習方法缺乏明確的認識,在學習中也不能自覺地加以運用。即使有的學生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也大都是走了很多彎路之后形成的,并且是零散的。
作為學生自己,也應該多閱讀一些這方面的書籍,積極主動和老師以及優(yōu)秀的同學進行交流,見賢思齊,看看別人的學習方法能不能和自己的情況結(jié)合起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