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一大早,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qū)泊頭鎮(zhèn)屈牟村的老農劉國章,把鋤頭鐵锨和半袋子化肥搬上電動三輪車,匆匆下地:“種的冬棗要剪枝,有的弱苗要追肥,前些天路一直封著,俺都是扛著農具步行下地,要多麻煩有多麻煩。好在,昨天路通了,俺心里憋著的這口氣也散了。”
正說著,已到村口,見到正帶著志愿隊值勤的村黨支部書記賈榮慶,劉國章笑著說:“你看看,這騎著三輪去干活,多省事。”
賈榮慶笑著說:“咱這也是落實鎮(zhèn)里的要求,畢竟現在防疫還是頭等大事。除了下地干活,咱可還不能亂跑。來來,老哥哥測測體溫再走。”
通村路,更通“心路”。在這背后,是濱州市于2月18日發(fā)出的《關于清除農村道路硬性封堵障礙物保障交通暢通的通知》。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基礎上,為有序推進農業(yè)生產和各項鄉(xiāng)村振興工程的實施,要求所有村莊于2月20日前要將硬性封堵或挖斷的農村道路障礙物清除,修補毀壞路面,恢復道路通行,其中重點是穿村主路和農業(yè)生產道路。
春耕復工疊加,“通路”已然迫在眉睫
“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jié),農時不等人啊。”十多天來,沾化區(qū)利國鄉(xiāng)馬營四村種糧大戶王強可是急壞了,“俺種了1500畝麥子,往年剛過完年,俺就開始忙活著給小麥春灌、施肥,但今年受疫情影響,進出村道路都封住了。澆水這事兒還好解決,但是農機出村和化肥進村,就麻煩了,一直就這么拖著。”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由于恰逢春節(jié),在走親訪友活動多的廣袤鄉(xiāng)村,如何有效防疫?斷路便成為了最“硬核”的措施:鐵柵欄、電線桿、廢棄農用車、堆土成丘、甚至挖斷道路……種種手段可謂五花八門。
“村莊都是開放性的,進出村路口多,村內能值勤的人又少,加上農民又多少有些固執(zhí),如何防疫?封路就是最簡單又最有效的辦法,咱村也不能免俗,路口堆土,輪班蹲守,最大程度上減少人員流動。”賈榮慶所言似乎也不無道理。
不僅是濱州,這在山東乃至全國各地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少村莊的路口,成為了物資轉運站,送貨的把物品送到這里,農民再想辦法拉回去。最開始,都是些必要的生活資料,村里的服務隊幫農民送到家,或者農民騎著電動車來拿,還都問題不大。但是現在,以化肥、農用機械為主的生產資料要進出村莊,問題就大了。
春節(jié)過后,農村頭等大事就是春季農業(yè)生產。由于封路仍是普遍現象,農用車出不了村,農資等生產資料進不了村,讓不少農戶心焦。同時,一些工程項目和企業(yè)復工、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等任務迫在眉睫。
一年之計在于春。據濱州市委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隨著氣溫的回升,農業(yè)生產已從農閑逐步轉入農忙時期,春耕備播、農田灌溉、造林綠化、農田水利工程和農村人居環(huán)境綜合整治等各項工作正在逐步展開。人流物流量都加大,封路已然不合時宜,農村通路更是迫在眉睫。
《通知》恰逢其時,農業(yè)生產路已然暢通無阻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封路”這一農村防疫“硬核”舉措,先是引發(fā)熱議,繼而引發(fā)爭議。究其原因,一是有些地方一度出現挖斷道路等違法之舉,二是不少地方是一封了之,缺乏有效的溝通和變通。
前段時間,記者曾圍繞畜禽養(yǎng)殖企業(yè)復工進行采訪,就發(fā)現因農村道路“一封了之”導致的諸多問題:一邊是飼料運輸車輛一路繞來繞去,很難把飼料送到客戶手里;另一邊是畜禽養(yǎng)殖戶面臨“斷頓”危機或出欄障礙,束手無策。
“俺也覺著路總這么封著不好,但是考慮到防疫是頭等大事,一開始大家都這么干,別的村也一直沒通開,咱也就只好硬著頭皮撐著。”濱城區(qū)三河湖鎮(zhèn)杜家莊村村委會主任張同生說。
因此,2月18日濱州發(fā)出的《通知》,可謂恰逢其時。根據《通知》要求,所有村莊要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基礎上,為有序推進農業(yè)生產和各項鄉(xiāng)村振興工程的實施,于2月20日前要將硬性封堵或挖斷的農村道路障礙物清除,修補毀壞路面,恢復道路通行,其中重點是穿行村莊的主路和農業(yè)生產道路。
在接到濱州發(fā)出的《通知》后,杜家莊村2月19日一大早,就組織村干部和服務隊成員,搬開了攔路的電線桿,清除了堆在路中央的土丘。
種糧大戶王強更是長舒一口氣,在手機里看到濱州《通知》后,他第一時間拿出手機聯(lián)系農資銷售商,讓他們抓緊把化肥送過來。“咱這邊手機訂購,他們送到地頭,無接觸配送,化肥送到后,再進行微信轉賬。當然,為了保險,俺也提前跟路口執(zhí)勤的村干部打了招呼,確認進村道路已然暢通,也提醒了送貨的司機帶好身份證、健康證等證件。”王強說。
2月21日,記者走訪了濱州市沾化區(qū)、濱城區(qū)和鄒平縣的十多個鄉(xiāng)村,發(fā)現進出村莊的主要道路和農業(yè)生產路已然暢通無阻,廣袤田野內農機轟鳴、農民勞作,秩序井然、處處生機。當然,在進村的主要路口,仍有村干部等人員值守,但只要出示身份證件和健康證件,再通過體溫檢測和必要的消毒措施,就可通行。
防疫生產共抓,“路通”還需多方給力
采訪發(fā)現,先是封路保防疫,再是通路保生產,不少農民有自己的看法。
種糧大戶王強說:“嚴格防疫是必須的,特別是春節(jié)期間防止走親訪友和人群聚集,這是防疫最有效和最關鍵的措施。但現在開春了,農民得下地干活,得進廠子打工掙錢,再一封了之就是不負責任了。”
同村的劉超是村里的超市經營戶,“封路”給他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對如今的“通路”他也提出:“防疫還是最重要的,路通了,人多車多,因此相應的防疫辦法得跟上。”
作為村級防疫的第一責任人,賈榮慶有自己的思考:“農時不等人,通路是必須的,但我們村干部的防疫壓力也加大了,無形中增加了很多工作量,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由此可見,“封路”不能一封了之,“通路”也不能一通了之。
首先,村里的值勤隊伍和防控能力必須要跟上。據濱州市委組織部人士介紹,濱州要求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牽頭領建防控志愿隊和服務隊,做好人力物力準備,以充分應對通路后帶來的防控壓力。“我們是主要路口值勤三班倒,在測體溫和消毒的基礎上,本村的進出要講明事由,外來的要出示相應的證件或找到證明人。”賈榮慶說。
面對春季農業(yè)生產的壓力,還要探索“線上春耕”“訂單送達”“托管服務”等有效形式,盡可能的減少出行和人員接觸,做到防疫生產兩不誤。夏津縣新盛店鎮(zhèn)岳集村種糧大戶霍啟海,就訂購了當地植保農機服務合作社的“到田服務”:“手機上下單,合作社帶著農機和農資直接到地頭,耕地、起壟、澆水、植保一下子全解決了。”
同時,記者也結合自身采訪經歷感到,出行人員必須要遵守秩序,帶齊必備證件,進出村莊要與值勤人員充分溝通,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超市經營戶劉超,因經常與送貨客戶電話溝通,頗為了解這方面的問題:“他們送貨遇到的問題,要么是證件忘帶了,要么是跟值勤人員吵起來了。好多事兒都是因為著急,溝通不暢導致產生矛盾。”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