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作者:中考網(wǎng)整理 2020-02-25 17:57:18
孩子,如果你總是讓最“亮”最“靚”的話湮沒在大的段落中,哪里有理由給你高分呢?
另外,你養(yǎng)成用一種相對固定的模式來寫考場作文了嗎?每次作文寫多了,能不嫻熟能不出彩嗎?
你選材有妙招嗎?
如果不寫蘇軾被貶、屈原跳江、陶淵明歸隱就寫不成作文了嗎?
你替閱卷老師考慮過嗎,他在幾天內(nèi)看屈原跳幾萬次江他心里是什么滋味?
所以我說,看題目第一眼就想到的東西不能寫,第二眼看到的也不能寫,看第三眼想到的才能寫。
寫《時間在流逝》能想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就算不錯了吧,但當(dāng)年閱卷現(xiàn)場以這一句開頭的作文還是讓人看厭了。好,你肯定會問“老師我沒有素材怎么辦,怎么積累素材,要不要讀點書”?
實話說,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我不認(rèn)為看幾本《讀者》《意林》還有一些商家應(yīng)時推出的素材書能對考生有幫助。
同樣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我覺得到這個時候也沒有積累素材的必要了,因為每一個人積累的素材都足夠了,關(guān)鍵是提取問題。
什么叫素材?
只有內(nèi)化成自己能用的才叫素材。
并不是驚天動地、扣人心弦的才叫新穎的材料,否則中考作文就變成電影、迷幻小說的大比拼了;也并不是寫感動中國人物、新聞聯(lián)播人物就能夠打動人,否則中考作文就變成教化工具了。
孩子,你會接著問,那老師你讓我寫什么呢?
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學(xué)都是寫生活瑣事的——《紅樓夢》《背影》《項脊軒志》哪一個不是寫瑣事的?
其實教材上有多少我們可用的例子,但你總是嫌太俗,其實,最俗的是蘇軾、屈原、陶淵明,而多數(shù)人對教材上的例子卻熟視無睹。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