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中考 > 知識點庫 > 初中語文知識點 > 文言文
重點詞語解釋 ①二者不可得兼(同時得到) ②故不為茍得也(茍且) ③故患有所不辟也(禍患,災難) 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 ⑤非獨賢者有是心也(這樣) ⑥賢者能勿喪耳(丟掉) ⑦蹴爾而與之(用腳踢;給予) ⑧
2020-09-18
重點詞語解釋 ①是日更定矣(這;初更以后,晚上八點左右) ②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撐;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③霧凇沆碭(白氣彌漫的樣子) 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哪能;還) ⑤余強飲三大白而別(盡力;酒杯) ⑥上下一白(全
2020-09-18
重點詞語解釋 ①林壑尤美(山谷)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樣子) ③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④飲少輒醉(就) ⑤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 ⑦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霧氣;散) ⑧云歸
2020-09-18
第1篇岳陽樓記 重點詞語解釋 ①謫守(古時官吏降職或遠調) ②越明年(及、到) ③政通人和(順利;和樂) ④百廢具興(荒廢的事業(yè);通 俱 ,全、都) ⑤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于是、就;規(guī)模) ⑥屬予作文以記之(通 囑 ,囑
2020-09-18
2021中考語文八年級下冊文言文總復習(一)與朱元思書 2021中考語文八年級下冊文言文總復習(二)送東陽馬生序 2021中考語文八年級下冊文言文總復習(三)五柳先生傳 2021中考語文八年級下冊文言文總復習(四)馬說
2020-09-18
1. 惡能無紀 惡:怎樣。紀:通 記 ,記載。 2. 凍風時作 作:起。 3. 局促一室之內 局促:拘束。 4. 波色乍明,鱗浪層層 乍:初。 5. 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乍:突然。 6. 柔梢披風 披:分散。 7. 毛羽鱗鬣之間 鱗:
2020-09-18
一、詞語解釋: 1. 環(huán)滁皆山也;環(huán)而攻之 環(huán):環(huán)繞。環(huán):包圍。 2.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樣子。秀:秀麗。 3. 瀉出于兩峰之間者 瀉:飛瀉。 4. 翼然臨于泉上者 翼然:像鳥張開翅膀的樣子。臨:靠近。 5. 名
2020-09-18
1)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謫:封建官員降職或遠調 2) 越明年 越:到了 3)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乃:于是。制:規(guī)模。 4) 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于:在;其:它的。 5) 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我;以:來。 6) 予觀夫巴陵
2020-09-18
一、詞語: 1. 水尤清冽 尤:格外。 2.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道:道路。見:出現(xiàn)。 3. 為坻,為嶼,為嵁 坻:水中高地。嶼:小島。嵁:不平的巖石。 4. 潭中魚可百許頭 可:大約。 5. 佁然不動 佁然:呆呆的樣子。 6
2020-09-18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答案 1、策之不以其道 策:駕馭道:方法 2、執(zhí)策而臨之 策:鞭子臨:對著 3、其真無馬邪 其:難道 4、其真不知馬也 其:恐怕 5、一食或盡粟一石 食:餐石: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 6、食之不
2020-09-18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答案 1、造飲輒盡 造:一來 2、簞瓢屢空,宴如也 如:若 3、茲若人之儔乎 儔:類 4、不戚戚于貧賤 戚戚:憂愁 5、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許:地方 6、每有會意 會:領會 7、親舊知其如此 舊:朋
2020-09-18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答案 1、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致:買 2、援疑質理 援:提出質:詢問 3、益慕圣賢之道 慕:仰慕 4、俟其欣悅 俟:等到 5、滕人持湯沃灌,以衾以覆 湯:熱水覆:蒙蓋 6、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
2020-09-18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答案 1、 風煙俱凈 俱:全,都 2、 從流飄蕩 從:隨著 3、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縹碧:青白色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甚:比得過奔:飛奔的馬 5、負勢競上 負:憑依 6、蟬則千轉不窮 轉:通
2020-09-18
《桃花源記》 緣溪行( ) 漁人甚異之( ) 欲窮其林( )屋舍儼然(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 ) 悉如外人( )具答之( ) 便要還家( ) 咸來問訊( )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 )不復出焉( ) 乃不知有漢( )無論魏晉( )
2020-09-18
2021中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重點復習《孫權勸學》 2021中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重點復習《木蘭詩》 2021中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重點復習《陋室銘》 2021中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重點復習《愛蓮說》 2021中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2020-09-18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m.112jj.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