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中考 > 知識點庫 > 初中語文知識點 > 修詞手法
中考網(wǎng)整理了關(guān)于初中語文修辭手法知識點匯總(二),希望對同學(xué)們復(fù)習(xí)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序號 文章標題 1 2019年中考語文真題匯編修辭五十三 點擊查看 2 2019年中考語文真題匯編修辭五十二 點擊查看 3 2019
2019-10-28
中考網(wǎng)整理了關(guān)于初中語文修辭手法知識點匯總(一),希望對同學(xué)們復(fù)習(xí)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序號 文章標題 1 2019年中考語文真題匯編修辭七十三 點擊查看 2 2019年中考語文真題匯編修辭七十二 點擊查看 3 2019
2019-10-28
對修辭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確的是 A.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爭渡 運用了反復(fù)手法,表現(xiàn)了詞人急著尋路回家、奮力劃船的情狀。? B.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運用對偶手法,描繪了一幅天高日麗
2019-04-30
對下面的修辭方法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理解: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草破土萌發(fā)的情態(tài),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 B.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蘆花一般的雪
2019-04-30
對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方法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狂風(fēng)緊緊地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將它們甩到懸崖上。 理解:這句話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狂風(fēng)的巨大力量和猙獰面目。 B.難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樸質(zhì),嚴肅
2019-04-30
對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方法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理解:這兩句詩運用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將廬山瀑布雄偉壯觀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 B.重重疊疊、絢麗多姿的石筍群,如群峰爭雄
2019-04-30
對下列公益廣告運用的修辭方法理解不正確的是: A.說好普通話,走遍神州都不怕。( 推廣普通話 公益廣告) 理解:運用夸張的修辭方法,突出了學(xué)好普通話的益處。 B.別踩,我怕疼。( 愛護草坪 公益廣告) 理解:
2019-04-30
對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方法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小麻雀垂頭喪氣地站在那里,只有那么一點活氣,像是等著貓再去撲它,它沒力量反抗或逃避。[來源:學(xué)科網(wǎng)ZXXK] 理解: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麻
2019-04-30
對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方法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在我們頭頂五六丈的上空,發(fā)出一聲可怕的霹靂,天空被徹底震裂了,震碎了。 理解:這句話運用夸張的修辭方法,寫出了霹靂的威力之大,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這
2019-04-30
對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方法及作用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奔馳,撲入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 理解: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生動地描寫出高原遼闊平坦,一望無際的壯觀景象
2019-04-30
參照劃線部分續(xù)寫兩個句子,使之構(gòu)成排比句。要求:語意連貫,具體形象。(4分) 一位詩人曾說: 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 一滴水珠里有浪花的影子,一個眼神里有思念的影子;,;一塊巖石里有群山的影子
2019-04-30
仿照加點句子,在下面橫線上補寫一句話,使之與前文構(gòu)成排比。(2分) 鉆石再大,若永埋地底也只是等同于磚石;黃金再多,若久藏土中也只是等同于黃土;, 世上許許多多東西,若永遠不為人所用,原本珍貴的也會變得
2019-04-30
選出對下列句子運用修辭方法判斷正確的一組。 ⑴一聲聲的問候,一份份不期而至的禮物,都是用真情渲染的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⑵一輪圓月緩緩爬上樹梢,將它的清輝灑落在屋前的谷地上。 ⑶托爾斯泰給人留下的難忘的印
2019-04-30
為東營的風(fēng)景名勝或土特產(chǎn)、品牌產(chǎn)品擬寫一則廣告(要注明名勝或產(chǎn)品的名稱;能運用修辭手法)。 【鏈接】主要風(fēng)景人文景觀:黃河口濕地生態(tài)園、孫武祠、東營歷史博物館、清風(fēng)湖公園、黃河大橋、新世紀廣場等。 【
2019-04-30
興化大地美景無數(shù),令人流連忘返。請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一處你熟悉的莆田景點。(要求:抓住景物主要特點進行描繪,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 景點: 【答案】示例一:九仙溪峽谷間的泉流飛湍急下,或沖砸在突兀的崖
2019-04-30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2005-2019 m.112jj.cn. All Rights Reserved.